close

繼藍光LED(發光二極體)技術突破後,白光LED啟動了廣泛的應用風潮:從顯示、指示及手機光源,到液晶顯示電視背光源等。伴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,工研院搖身從技術領先者,轉為策略合作伙伴。如何規避國際專利障礙,擬定出自己的專利策略,快速整合資源,進而將具創意的應用推出市場,是工研院目前積極扮演的角色。


 


LED商品化之路
LED誕生在1960年代,從紅光LED、綠光LED,一路開發到藍光LED,到1998年才真正看到商品化。LED具有省電、開關速度快等功能,目前LED大量應用在指示功能,而該領域也是LED最先進入的市場,如戶外顯示板、交通號誌燈及平面照明等。隨著高階手機採用LED當背光源後,LED又打開了新的應用領域。未來LED最被看好的應用,是在7-40吋的平面顯示器市場,一旦LED能成為平面顯示器的背光源,其市場產值將會大幅成長。



(本文摘錄自「工業技術與資訊」月刊95年3月號;採訪報導/王為)
而白光LED取代傳統光源究竟何時會發生?工研院電光所光電半導體技術組朱慕道組長表示,LED若要普及到一般照明,仍有很長的路要走,原因是目前的價格仍太過昂貴。但若考量到整體使用壽命、省電效率及環保節能等要素,LED照明設備還有其應用價值。朱組長指出,過去採用傳統冷陰極燈管(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;CCFL)作為背光源的LCD TV,在播放足球賽,當球速很快時,畫面會出現殘影,且CCFL含汞較不環保。32吋的LCD TV需強調畫面,與傳統CRT(Cathode Ray Tube)比較,採LED當背光源,最大好處是可做到又薄、顏色又好。


工研院扮演伙伴角色
工研院在LED產業,原扮演的是技術領先的角色,早在1981年就著手開發。前15年著重在技術研發,並促成數家公司成立。到了1994年晶元光電的成立則是個轉捩點,該公司一改過去台灣只做下游製程封裝,率先投入上游磊晶元件的製造。「現在工研院扮演的是企業伙伴的角色,協助有意進入LED的業者,擬定專利對策、克服技術瓶頸,並加速整合的腳步」,朱組長說。為了避開Nichia的專利障礙,業者就不能用藍光加YAG螢光粉的方式,工研院會協助業者克服技術瓶頸,其中,往紫外波段方向研發,是一種解決之道。同時工研院加速釋出專利,如透明導電電極(In Ti Oxide;ITO)的授權;幾乎所有生產傳統燈泡的廠商,包括荷蘭的Philip、德國的歐司朗等,都陸續投入LED燈泡市場佈局。工研院開發出的「透明導電電極」技術,可讓LED元件亮度提高10~20%,經由台灣廠商的努力,ITO產品已是產品特色之一。


提升台灣LED產值
工研院號召成立了「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」,該聯盟從聯誼會方式成長為聯盟,今年已邁入第三年。此聯盟意在整合半導體產業及照明產業業者,積極推升台灣LED產業的產值,及提高照明產業附加價值。


 


此外,朱組長表示:LED元件在2005年全球市場規模約55億美元,其中50%在日本,20%在台灣,排名第二的台灣緊追日本之後。他也預估2008~2009年台灣LED市場將呈倍數成長,可達近千億台幣規模,屆時各種LED應用市場將達2~3千億台幣規模。


科技辭典:LED原理
發光二極體(LED:Light Emitting Diode)是一種由半導體技術所製成的光源,是繼1950年代矽(Si)半導體技術發達後,由三五族(III-V族)化合物半導體發展而成的。


 


LED的發光原理是利用半導體中的電子和電洞結合而發出光子,不同於燈泡需要在3000度以上的高溫下操作,也不必像日光燈需使用高電壓激發電子束,LED和一般的電子元件相同,只需要2~4伏特(V)的電壓,在常溫下就可以正常動作,因此其壽命也比傳統光源來得更長。


 


LED所發出的顏色,主要是取決於電子與電洞結合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高低,也就是由所用的半導體材料的能隙所決定。同一種材料的波長都很接近,因此每一顆LED的光色都很純正,與傳統光源都混有多種顏色相比,LED可說是一種數位化的光源。


 


LED晶片大小可以因用途而隨意切割,常用的大小為0.3~1mm左右,跟傳統的燈泡或日光燈相比,體積相對小得多。為了使用方便,LED通常都使用樹脂包裝,做成5mm左右的各種形狀,十分堅固耐震。


 


LED的製作過程與製作矽晶圓IC很相似,首先使用化學週期表中超高純度的III族元素:鋁(Al)、鎵(Ga)、銦(In),以及V族元素:氮(N)、磷(P)、砷(As)為材料,在高溫下反應成為化合物,經過單晶生長技術,製程單晶棒,經過切割、研磨、拋光成為晶片,以之作為基板(substrate),再使用磊晶技術將發光材料生長在基板上,完成的磊晶片,經過半導體鍍金和蝕刻的製程,細切加工成為LED晶粒。



工研院近期開發成功的LED技術成果
工研院最近開發成功的LED相關技術成果,包括:交流發光二極體(Alternate Current Light Emitting Diode;ACLED)、氮化鎵基板(GaN Substrate)技術,以及深紫外光發光二極體(Deep UV LED):


 


1.交流發光二極體(ACLED)技術


工研院光電所去年成功開發出「交流╱直流轉換器」(AC/DC Converter)技術,讓LED使用的電源不再受限於電池,變成是可以直接用家裡電源插座供應的交流電。可直接插電於110V交流電壓使用之交流發光二極體(ACLED),將可立即應用於工業及民生產品,如指示燈、霓虹燈,目前全世界僅有美、韓有此技術,不過還沒有看見產品推出,而台灣的進度可說是與世界同步,目前工研院已經提出了七項國際專利申請案。


 


直接使用交流電(AC)電源的LED,意味著應用範圍又進一步擴展。一般而言,戶外用及車用的LED都用直流電(DC),如果能直接用交流電(AC),那麼家用市場就大有機會了。直接以交流電操作,可以節省30~40%的電力,另外因為沒有「交流╱直流轉換器」,因此體積更小,近一年半已經有廠商共同進行合作開發。


 


2.氮化鎵基板(GaN Substrate)技術


為了做出高效率的發光元件,電光所透過國際合作方式,積極開發氮化鎵的基板(GaN Substrate)技術。過去,在藍光LED元件的製造過程中,係在氧化鋁基板(Sapphire)上長氮化鎵元件,因為結構的關係,所以散熱差。


 


目前致力於在HVPE(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)設備上,長單晶氮化鎵基板(GaN Substrate)的研發,這是目前沒有的技術,該國際合作案已經進行了2年,合作對象是全球最早開發出MOCVD的設備商AXITRON公司。


 


工研院與AXITRON公司合作至今,目前已經完成長500微米厚度的單晶結構,接下來需要完成把500微米厚的單晶結構當基板,在上面長磊晶,會是今年的計畫進度。


 


3.深紫外光發光二極體


往更短波長LED研發,是突破專利方法之一,365nm深紫外光LED是工研院的重點計畫之一;預期在明年前將有機會突破技術瓶頸,大幅提升發光效率,與藍光技術一較長短。(摘自王為先生文章,如涉侵權請與我聯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xygendesig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